首頁 4 聯絡我們 4 有機發光二極體 4 OLED News
  有機發光二極體 材料 OLED PLED
  Photoresist 正 負型光阻劑 PR NR
  耐米碳管 材料 Carbon Nanotubes
  光波導材料 光通訊系統 Waveguide
  有機硅表面活性劑 surfactant
  膠黏劑 接著劑 Adhesive & Sealants
  Moldrelease 脫模劑 離型劑
  清潔劑 保養劑 Cleaning Liquids
  聚氨脂 PU 色膏 色漆 Paint Pigment
  Antireflection 抗反射 抗紅外線材料
  硬化處理 材料 Hard coat
  Anti-Fog 永久性防霧塗料
  Parylene Coating 防水抗 氧穿透塗料
  Coating solution 光學塗佈設備
  無塵室可洗地板黏墊Contamination Control
  光學級壓克力板 PMMA
  CMOS Camera module 影像感測模組
  TFT-LCD高開口比材料 High Aperture Ratio
  Cellular inner cable 極細同軸電纜
  擴散板 Diffuser
  EMI Shielding 電磁遮蔽材料
  雷射蝕刻線路塗佈設備 M3D System
   
   
   
   
   
   
   
   
   
   
   
   
   
   
   
   
   
   
   
   
 

... 的主流技術,再加上TFT-LCD在筆記型電腦和手機主螢幕市場上的主導地位,毫無疑問的,TFT-LCD將成為顯示市場的主流技術,也帶動了此地區業者的積極擴產。另一方面,在手機子螢幕、消費性電子上應用的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 ...

... TFT LCD獨步顯示器市場,OLED後來欲居上尚待時日. 上網時間:2004年02月29日. TFT LCD在未來幾年內將成為主流顯示技術,這似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市場並未因此減慢引進新型顯示技術的步伐 ...
 

日本山形大学教授的城户淳二透露,2004年10月份白色有机EL的发光效率预计达到30lm/W。目前的发光效率为15lm/W,通过降低有机EL元件电压等进行改进,发光效率可提高到20lm/W左右。另外通过改进电路板使光输出效率提高到目前的约1.5倍,总体发光效果将可达到30ml/W。

来自加拿大的一家平面显示技术研发公司-IGNIS Innovation日前宣布开发成功面向有源OLED迄今最稳定的OLED非晶硅TFT驱动电路,像素的工作寿命超过了2万小时,达到了一个关键的里程碑。相比于那些只是对传统非晶硅TFT-LCD驱动设计稍加修改以适应OLED应用的驱动设计,IGNIS Innovation宣城他们的设计是专门为有源OLED量身定做的,因而具有更好的表现性能和稳定性。而相比于竞争技术低温多晶硅(LTPS),非晶硅TFT具有成本更低的明显优势。

韩国第三大消费电子制造商大宇电子日前宣布有鉴于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的无限市场前景,决定大举进军OLED显示制造领域。

精工爱普生2004年4月7日∼9日在东京BigSight会展中心举行的“EDEX2004 电子显示器展”上,展示了12.5英寸的OLED面板。像素数640×480,分辨率64ppi。这是该公司首次试制成功画面尺寸超过10英寸的OLED面板。目前索尼以及国际显示技术公司(IDTECH)正在分别试制20英寸和24.2英寸的OLED面板。

富士通日前在日美两地同时对韩国三星SDI公司销售的PDP提起诉讼,要求其停止侵犯富士通专利的行为。同时还宣布已根据日本《关税定率法》,提出要求停止进口侵犯专利产品的申诉手续。据富士通表示,此前曾要求三星SDI按照专利支付等价报酬,但由于遭到三星SDI的拒绝,最后不得不采用起诉的方式。富士通目前已与松下电器产业和先锋签定授权合同,与韩国LG电子公司也在谈判之中。

日本软片暨相机大厂Fuji Photo Film 上月表示,已投资美国Vitex Systems公司1750万美元,进军OLED显示市场。

由清华大学和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科技部“863”计划——“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研制”近日顺利通过验收。在课题验收会上,一“张”薄如纸片、可随意弯曲卷绕,并且可以显示动态图像的柔软显示器闪亮登场。专家说,能够买一“张”电视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在2004年3月28日∼31日于东京工科大学举办的“日本第51届应用物理学会联合演讲会”上,TFT使用有机晶体管的有源矩阵型OLED面板的试制样品相继亮相。此前已经有厂商试制出了采用有机TFT的有源矩阵型电子纸张和液晶面板的试制样品,而采用有源矩阵型OLED面板的情况“此次大概还是第一回”(多位有机晶体管研究人员)。“可弯曲、超薄轻量”的柔性显示器与现实就差一步之遥了。业内普遍认为,自发光型、视频图像的响应速度快的OLED面板在柔性显示器中图像显示性能将是最高的。

韩国三星电子和索尼宣布,两家公司就成立液晶面板制造业务的合资企业签署了合同,该合资企业将于2004年4月底成立。新公司的名称为“S-LCD株式会社(S-LCD Corp)”,资本金为2万亿1000亿韩元。两家公司将各出资一半,不过韩国三星将多持有两股。代表董事社长兼首席执行官将由韩国三星(目前正酝酿具体人选)派遣,代表董事CFO则将由索尼的中泽启二就任。

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FHP)宣布,将在2005年新建PDP工厂,并从2005年底开始批量生产。新工厂被该公司称为“三号馆”,计划到2007年形成按发货数量计算每月产量最高15万张(换算为42英寸产品)的面板生产能力。该公司还将增强现有的PDP工厂的生产能力,2005年1月仅现有工厂就可确保10万张(同上)的面板生产能力。因此,2007年当新工厂满负荷运行时,新旧PDP工厂的月生产能力将达到25万张(同上),年生产能力则将达300万张(同上)。

《日本经济新闻》讯,为适应中国台湾和韩国液晶面板企业的需求,日本旭硝子和住友化学工业在新增投资加大在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液晶材料的生产能力。其中,旭硝子公司在台湾投资260亿日元新建了玻璃基板熔炼炉,预计2005年投产。住友化学工业则在台湾和韩国投资200亿日元新建偏光滤波片的生产线。(驻大阪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室)
日本企业在韩台扩大液晶显示器配套材料的生产(2004-3-03)

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等超薄电视市场目前正在急速发展。为了了解在这个迅猛发展的市场上潜在用户对超薄电视具有什么样的购买欲望,《日经Market Access》(简称《日经MA》)杂志于2003年12月9日∼12月23日,实施了《数字家电购买过程第二次调查》(注1)。调查结果显示,在由液晶电视和PDP电视组成的超薄电视市场上,回答龙头企业是“夏普”的人占46.3%,比例最高。第2位是“松下电器产业”,为24.7%,超过第3位“索尼”15.3个百分点。由此可以说,从普通消费型液晶电视市场形成之前就率先开发液晶电视的夏普,长期以来已经给消费者形成了强烈的主导印象。

UDC期望2004年將OLED技術帶入商業化階段


光磊科技公司研發部經理林三寶指出,OLED可應用於包括3G手機等尖端科技產品,與材料所合作研發的技術面包括:高效率長壽命元件技術、光磊開發的OLED全彩真空蒸鍍對位、封裝以及模組技術等,都需要高精密軟、硬體的投資和高素質人力的投入 生產製程之 OLED 熱蒸鍍真空鍍膜設備均自國外進口,國內尚無研製生產此項設備之廠家開發 OLED 熱蒸鍍真空鍍膜系統及完整製程全包 (turn-key) 技術是必要條件

OLED屬於EL(電激發光元件)領域,為自發光性質顯示技術的一種,其主要運作原理為透過電氣方式,將載子注入具發光特性的半導體元件,以達到發光效果的新興顯示技術。而EL依其採用之發光特性的半導體元件屬於有機化合物材料或是無機化合物材料。而EL依其採用之發光特性的半導體元件屬於有機化合物材料或是無機化合物材料,又可分為有機EL(Organic EL)及無機EL(Inorganic EL)。其中有機EL又稱為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是目前發展顯示器進度較快的一類,一般認為有機EL顯示器具有解析度、使用壽命方面的優勢,而無機EL顯示器則是在色彩方面表現較佳。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依其所使用的有機薄膜材料,大致可分為兩類,小分子元件(molecule-based device)及高分子元件(polymer-based device )。小分子元件是以染料及顏料為材料,分子量一般約在數百,而高分子元件則以共軛高分子為材料,分子量則高達數萬至數百萬之間。其中小分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被稱為0LED,高分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則是被稱為PLED

PLED因不需薄膜製程,故設備投資及生產成本均遠低於TFT-LCD(類似CD-R以旋轉塗佈spin-coating方式塗模),較利於大尺寸顯示器的發展

小分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雖在多彩化方面優於高分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但設備投資及生產成本較高(因採加熱蒸鍍方式蒸鍍多層有機薄膜材料,為避免材料間的相互污染,故必須使用價格昂貴的多腔體的真空設備),且驅動電壓大及產出率較低,故小分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應適用於較高單價產品之發展方向

高分子元件雖採旋轉塗佈spin-coating方式塗模節省不少時間,但在塗膜後仍須經過烘烤以去除溶劑,故成膜時間並不會少於0LED)

高分子元件在熱穩定性方面表現較佳,因此可適用於較高溫度的工作環境,並可忍受較高的電流密度,但因紅籃綠三畫素獨立定位困難,至今仍無法推出全彩顯示器。

0LED的驅動方式可分為被動矩陣(Passive MatrixPMOLED)及主動矩陣(Active MatrixAMOLED)兩種方式。由於採取被動式0LED架構較為簡單(主動式0LED架構需使用低溫多晶矽技術),同時生產成本相對較低,故商品化腳步較快(發展尺寸多在5吋以下),應用產品初期仍以手機佔最大比重(參照圖一)。不過,主動式0LED架構具備低耗電、高解析度的潛在優勢,未來可開發適用於大尺寸(電荷在Poly-si TFT移動速度較快,較易獲得一致性的驅動,此種需求對大尺寸面板尤其重要)或強調性能差距化的產品(預計2002年有商品化產品推出)。除此之外,對0LED而言,整流性亦相當重要,主動式0LED架構的各Pixel是使用獨立的TFT電路驅動,因整流性較被動式0LED架構為佳,故較不易發生漏電現象。

光磊20029月取得柯達(KODAK)的OLED技術授權,並由柯達總裁證實光磊的OLED量產供貨技術,同時光磊亦獲得柯達OLED原料購買權。現階段光磊科技與工研院(ITRI)合作被動式全彩OLED,未來也將與新合作夥伴共同進軍高解析度主動全彩OLED

顯示器包括電漿顯示器(PDP)、液晶顯示器(LCD)、有機電激發顯示器(OLED)、真空螢光顯示器(VFD)、場效發射顯示器(FED)、及微型顯示器(Micro Display)等,其上游關鍵零組件與化學材料包括驅動IC、玻璃基板、彩色濾片、背光模組及偏光片、配向膜、有機發光材料及其他材料與化學品(液晶、間隙子、光阻劑……)等;與中游之PanelModule組裝而成TFT-LCD液晶顯示器。各個單元與模組品質之良窳,涉及最終TFT-LCD產品之良率,良率之高低是整個產業獲利之關鍵,也是競爭力之泉源

奇美電子與奇美實業取得經濟部工業局的經費補助,共同發展的TFT-LCD轉寫法彩色濾片及顏料分散型光阻劑產品已研發完成,彩色光阻劑是生產TFT LCD關鍵零組件之一的彩色濾片非常重要原料,價格也非常貴,每公斤報價從來沒有低過新台幣5,000元,目前彩色光阻劑市場主要供應商為日本的JSRFujifilm-Olin,整個市場幾乎被日本廠商壟斷。奇美可在最短時間內,調製客戶所須的光阻劑規格,價格則可低於日本廠商1成左右,預期在大量生產後,更可再降低成本和調降23成的價格,配合品質、行銷和技術等競爭優勢,在市場上更有競競爭力,足以打破目前由日本廠商壟斷市場的局面

發明 OLED這種技術的﹐正是一個在元朗長大、現時美國工作的香港人。他名叫鄧青雲﹐同時亦是柯達員工。

美國亞仕蘭特用化學品公司(Ashland Specialty Chemical Company)在全球半導體工業服務及供應。同時也啟用其在亞洲地區的第一座應用實驗室,為其去光阻劑和蝕刻殘留物清除之用客戶提供技術支援。台灣亞仕蘭(股)公司的無塵室級應用實驗室是台灣所有去光阻劑和蝕刻殘留物清除供應者中的首創,同時也是日本以外之亞太地區的第一座。亞仕蘭主要負責Ashland-ACT光阻劑等產品在台灣的銷售

OLED利用有機聚合物為電激發光顯示器 (LEDs) 中半導體的材料,擁有其他平面顯示器技術不易達到之新一代技術' ;更明亮且清晰的全彩影像與更敏捷的反應速度。

杜邦顯示器部門於台灣新竹設有大型生產線。現時該廠房生產被動陣列式,聚合物為主的OLED顯示屏作手提及流動通訊設備之用,如流動電話及個人電子手賬

杜邦顯示器部門將為精電提供被動陣列式(passive matrixPolymer OLED顯示屏組件,而精電則將組件製造完整的OLED顯示屏模組。完成的模組產品將由杜邦顯示器部門及精電銷售予特選客戶。

德國慕尼黑大學的C. David Muller與其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有機化合物﹐具有與光阻(photoresist) 類似的特性﹕經紫外線照射後﹐會產生crosslink而不再溶解於溶劑中。這個特性﹐使得這種材料可以使用傳統光罩蝕刻的製程﹐選擇性地將材料中要作為元件的部份以紫外線照射﹐然後用鍍膜所用的溶劑將未被照射部份的材料清除。最重要的是﹐一旦材料中的crosslink形成﹐就不再受溶劑的影響。如此﹐就可以將含其它不同材料的溶劑﹐使用spin-coating方式﹐完成逐層的鍍膜。

Muller等人所使用的有機材料﹐是稱為oxetane-functionalized spirobifluorene-co-cluorene的聚合物。是將diboronic ester(一種酯類) 與兩種以上的芳香族溴化物(aromatic bromide) ﹐以tetrak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0) 為觸媒﹐在攝氏87度的溫度下溶於以tri-potassium phosphate為鹼基的甲苯(含少許乙醇)與水的混合物中48小時。若芳香族溴化物在溶劑中的相對比例不同﹐則合成的聚合物其電光特性(electroluminescence EL) 就不同﹐即通以電流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可見光。

為了試驗如此合成的聚合物是否適合製成OLEDMuller等人將其EL特性與以不含芳香族溴化物製成的OLED比較。他們發現﹐使用新材料製成的發紅光及藍光的OLED﹐其表現與使用傳統材料製成的元件不相上下。至於發綠光的OLED﹐其效率則是原來的92%。此外﹐他們也利用光罩蝕刻的方式﹐製造含三層有機聚合物﹐可發出紅藍綠光的OLED。各個顏色的OLED其效率並沒有比單層OLED差﹐證明了這種聚合物對製程的穩定性。

Muller與其研究小組聲稱﹐雖然熱顯影及其它非蝕刻的鍍膜技術已證明在OLED或有機半導體元件的製造上﹐有重要的貢獻。但是若談到商業化量產﹐可能還不及他們在材料上的突破來得有希望。身為受惠的消費者﹐無論最後是那一項技術所製成的產品能成功地問世﹐我們都樂觀其成。

製程技術:PLED spin-coating 製程,OLED 採真空鍍膜製程。

OLED能吸引眾人目光,不僅其生產設備所投資的門檻遠低於TFT LCD,另外其產品特性如自發色光性(不需背光源、彩色濾光片),可大幅降低成本及顯示模組厚度(薄於2mm),且在高亮度、較無視角限制(>165度)、高反應速度(10μs以下)、低驅動電壓(515V)、可撓曲(適用於塑膠基板)與製程簡單等優點,也是超越當紅LCD的優點

小分子OLED是利用蒸鍍法(Evaporating)製程,美商柯達(Kodak),是率先研發的領導廠商,在1987年由鄧青雲所屬的研究小組,成功研發出使用熱蒸鍍方式製成的OLED元件,成為第一批實作產品,也造就目前小分子OLED專利權多數掌握在Kodak手上。小分子OLED雖然發展較早、製程較成熟,但材料特性上仍有缺點,如無法與溶劑配合、極易為氧氣及被水分所破壞等。故須使用真空蒸鍍及封裝設備,造成製程複雜、難度提高,尤其使用真空設備營運成本相當高昂。此外高溫蒸鍍導致材料鍍到基板的效率不高(多數附著在MASK及真空槽壁上)。且真空製程在實現大尺寸產品有其困難,故現階段小分子OLED的應用多在小尺寸面板。

高分子PLED1990年,由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小組首次發表,後來移轉至新公司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CDT),故PLED的基本專利權由CDT所掌握。其依發光材料區分又可分成π共軛高分子及色素高分子,製程上大多是以塗佈法(Coating)來製造,而目前則開始利用噴墨式(Ink-Jet Printing)製程來發展高分子全彩產品,可大幅簡化製程降低成本。
   2.PLED技術較新,其優點是製程可利用塗佈法或更進步的噴墨式製造,由於不需使用大型的真空設備,因此製程可大幅簡化,投資較小。此外噴墨式有機材料效率較高,且基板尺寸無限制,在發展大尺寸顯示器有極高的吸引力;缺點方面,發光材料在壽命、發光效率等性能仍較
OLED差,尤其藍色的發光材料的壽命待努力;此外在電力效率也是問題,必須在材料特性尋求突破;而色彩的安定性、純度也有改善的空間。雖然領導廠商CDT認為,PLED可望於2005年在技術上與OLED達到相同水準,不過就目前現況來看,PLED還有相當多問題需要解決,離產品商業化仍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整體來看,
OLEDPLED在材料特性上各有優缺點,但以現階段發展來看,小分子OLED顯然處於領先地位,不管在電氣特性、生產安定性,都得到客戶的肯定,也吸引眾多廠商投入。故目前量產的OLED幾乎都使用小分子有機發光材料。

錸寶是全球首先擁有小分子及高分子生產線的製造商 手機大廠摩托羅拉是採用錸寶藍、紅、橘、黃4OLED作為折疊式手機外顯示面板

翰立光電,則鎖定高分子直接投入PLED研發,並自CDT移轉PLED技術及獲得專利授權。其策略是PLEDOLED未來前景都看好,不過小分子OLED投入真空設備較昂貴,且不事利大尺寸生產,故翰立捨眾人投入的小分子OLED直接投入PLED

友達、奇美、華映都有編制一定的人員投入OLED新產品的研發以提早應對市場可能的更替。而聯宗、統寶、南亞、精碟也先後有研發動作,不過成效並不顯著。

韓國的研究人員稱,通過利用光子晶體(PC)製造機發光二極管(OLED)玻璃基片,他們將視角的輸出率提高了50%多。由於理論上可提高80%,研究人員稱,仍有改進的餘地。(發表於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2 3779
為了提高輸出率,研究人員在OLED的玻璃基上鋪了一層200nm厚的SiO2,然後利用全息平板印刷和反應離子刻蝕,獲得了一方陣,方陣由直徑為200nm的棒組成,格數600nm。其頂部有800nm厚的SiNx緩衝層、OLED電極和光發射層。
韓國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amsung協會的Yong-Jae Lee及其同事說:「與傳統的OLED相比,實驗可使視角為90° ± 40°的輸出率提高50%。」 DLET作用區發射出的光子,有20%直接進入了空氣,30%發生全反射,另外的50%則被引導。
他們研究主要為,擴大從引導模式中獲得的光子數。他們稱:「如果想維持顯示器的圖像質量,最重要的就是從光發射區附近的高引導層中輸出光子。」

高分子元件雖採旋轉塗佈spin-coating方式塗模節省不少時間,但在塗膜後仍須經過烘烤以去除溶劑,故成膜時間並不會少於0LED),且多家大廠目前已有全彩顯示器原型。高分子元件在熱穩定性方面表現較佳,因此可適用於較高溫度的工作環境,並可

在上述兩大材料體系小分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0LED)及高分子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中(PLED),目前在小分子元件技術方面由日本廠商(SanyoPioneer)Kodak所掌握。而在高分子元件技術方面,已有PhilipsUnaxCDT移轉技術。
 

 

 

Copyright and Disclaimerc © Xuan Bao Hao Corp. 隱私保護及安全聲明 | 智慧財產權 請使用IE 4.0以上版本之瀏覽器